Home / STORY 宣教心故事

短宣放大鏡:非關短宣的旅行時刻
想必許多的讀者都有國內或海外出差的機會出差,除了認真工作外,還能做些什麼呢?只要帶著一顆熱切愛人的心出去、只要與神同行,出差也可以很宣教。宣教的定義可以很狹窄,同時也可以很寬廣!今天輕鬆一點,來分享一下我今年九月底藉由出差之便,做了哪些不一樣的事以及必做的事?

挑戰舒適圈的旅程 1:態度—在小事上忠心!
當初我懵懵懂懂地開始關心宣教,自己找資源學習一個很冷門的語言,想辦法和一些宣教士會面,和夥伴組成了一個宣教禱告小組,接受了一些宣教裝備,並實際參與短宣、訪宣,只想搞清楚自己究竟有沒有呼召,但在這過程中,除了要面對家人的擔心,待有五分把握、終於向牧者表達心裡的感動時,也難免遭遇質疑。

我的菲律賓小日子—生病篇
從七月到現在,在菲律賓待了一百天,生了這裡的第一場大病。嚴重到我覺得應該是登革熱,連續發燒了三四天,關節痠痛,吃了退燒藥又發燒。也許是一百天的關係,也許是生病的關係,但是那個禮拜我重新檢視許多事情。有些你原本你以為可以適應的異國文化,累積久了就會開始抱怨,開始跟台灣比較。

好書介紹:走到比錢更遠的地方
一句真誠的發問,讓原本信誓旦旦絕對不可能把孩子帶到這個地方的陳維恩,一待就將近十年。在這個島上,他與團隊一起為別姆族創造文字、教導別姆人學會讀寫自己的母語,在當地建立首間教會,讓那些「落葉堆下的人」,生命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奇蹟轉變。

PSP宣教心視野之書摘:宣教任務中的認同
身份認同,是宣教過程中的重點,如何讓人對福音產生回應?絕不只是住在當地、學語言,就能讓人的心敞開,被看成自己人,所需要的犧牲、破碎、退讓,往往超過你想像。

我的菲律賓小日子—學生篇
大學畢業後,我決定前往菲律賓服替代役,擔任當地華校的華語老師。沒想到,下飛機一到學校就得知我幾乎每天都需要教5個班級,分別為6年級2班,8年級2班,11年級1班。總共156位學生,一個禮拜24堂課。

短宣放大鏡:有沒有上班族一直參加短宣的八卦
因著工作的關係,將近三年的時間,我時常到奧地利林茲出差。每天下班我老闆都帶我去他家吃飯,身為家中唯一基督徒的我和他們全家人一起謝飯禱告,我都感動到眼眶泛淚;去德國出差時,德國好友們都會邀我去他們家用餐,雖然是客旅,卻像回家般的溫暖自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