宣教心故事

宣教人物誌 – 黃家琦宣教士(下)

回想311日本大地震發生後的七個月,來自台灣的日本宣教士黃家琦,和所屬的韓國母堂浸信會同工,最重要的工作之一,就是在宮城縣石卷市的中、小學家政教室,四個人煮出上百人的午、晚餐,送到避難所去。「政府有乾糧,我們煮湯、咖哩,一路送餐到夏天,菜色也變成了涼麵。」

在這個過程中,她陸續在22個據點、舉辦超過40場賑災活動、服務了4600人次。從避難所到組合屋,從小孩到老人,都是黃家琦服務關懷的範圍。

福音才能拯救

災後一年,黃家琦正式被差派到石卷市當傳道。這是重災區,地震中,在宮城縣的死者有八千名、其中石卷市就佔了一半。「本來我神學院畢業打算去中國傳福音,後來禱告中很有感動,災後我更深刻感受到,日本人只是有錢,其他什麼都沒有。」

黃家琦說,曾經她在日本為了唸神學院,四處打工、省吃儉用,因著經濟的困窘,讓她面對日本人反而自慚形穢,覺得自己沒有更好的可以給。但是在災後的關懷中,她逐漸聽到日本人卸下心防,向她說出的真心話,改變了想法。

「他們向我說著避難的當下,親眼看見房子在水上漂走;也有小孩子為了逃難,踩著屍體找食物吃,留下一輩子的陰影。」黃家琦深知日本民族性的壓抑,看到許多人流淚,知道唯有福音能夠拯救他們。「過去的石卷市,是非常富裕的漁港,被譽為東北的銀座,因著商貿往來頻繁,街上還出現很多中華料理。是這場災情,讓一切都改變了。」她說。

從小公寓到蓋房子

因著災後在組合屋固定舉辦的福音餐會,開始有了日本人決志信主。接著,從一個只有6塊榻榻米大小的房間開始,黃家琦建立了日本石卷中央教會,平日是她的房間,假日就成了教會。「聚會前我都要把東西藏到浴室裡,聚會中聽到東西掉下來的聲音,就會很尷尬。」

「在石卷我看眾教會有別於過去的分裂,一起齊心代禱的力量。」黃家琦說,在311大地震前,石卷市這個僅15萬人的都市,只有七個教會,災後陸續建立了20多個聚會點,這是因著地震長出來的DNA,「前一陣子我的會友中一位老奶奶過世,因為我回台灣了,渡波教會就幫她辦安息禮拜,彼此cover。」

2015年,日本石卷中央教會在神的恩典供應下,先有一位仙台教會的姐妹奉獻土地、又有一位Forever 21的高層太太是基督徒,奉獻了100萬美金(約3000萬台幣),從小公寓變成一整間完整的教會,「我們有位會友懂蓋房子,大家就一起從地基開始挖起,那是我最瘦的時候。」黃家琦笑言。

把握良機,等候良辰

「我告訴自己,每次走出教會,一定要笑。」黃家琦說,教會的會友人數約十多人,以老人、小孩、婦女居多,附近有四個復興住宅(災後政府建設的住宅),日本人的防心很重,週間舉辦英文課、餐會時,會有十位上下的居民來參加,但是並不容易因此信主,因此她告訴自己,要把握每個傳福音的機會,等候神的時間。

「曾經有位婦人就住在教會斜對面,一年後,她有一天來敲門,告訴我想要參觀教會。一年耶。」不過黃家琦也感恩地說,神給她很多機會宣傳信仰,有一年石卷的地方報紙,找上她寫專欄,談談外國人在日本的觀點、生活,「我寫了九篇,每一篇除了我的故事,都放入聖經經文。」

雖然日本的福音不好傳,但是神使用黃家琦,成為願意回應的日本人的祝福。「有位70幾歲的老奶奶,個性不太討喜,但是一直來參加聚會,我看見她用單純的心回應信仰,讓信仰成為她生活的一部分。」黃家琦說,這位人緣不算好的老奶奶,主日總是坐在第一排,有一次還走到我旁邊說,「我今天很漂亮。」她相信信仰就是,從一顆種子開始,有一天會種成一株樹。

還有一個讓她印象深刻的見證,發生在2020年一月底,某個週一下午,一位36歲的日本姐妹突然來敲教會的門,向黃家琦說出自己的人生故事。才知道,原來因著工廠倒閉、經濟陷入困境,那一天她向友人借了車,開了40多分鐘準備去海邊自縊,途中經過教會,卻不知為何有感動要走進來。「後來她決志、受洗,成為了基督徒,這件事很振奮我。」

日本這塊福音硬土,因著黃家琦的委身擺上,成了一個珍貴的器皿,在日積月累的時間中,看見神更多超自然的工作,帶領人心歸主。

作者介紹

Share:

留言回應

讀完文章有什麼想法或感動嗎?或是有什麼話想對宣教士說的,都可以留言由 Imission1 轉交喔~
有時候,僅僅一句簡單的鼓勵,對遠方的宣教士們來說,都是非常巨大的支持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