宣教心故事

從沿海傳福音拓荒內陸—華人宣教之父戴德生引發的第二波宣教浪潮

第二個宣教時代的標誌人物,也是一位不滿30歲的年輕人,他的名字叫做戴德生(James Hudson Taylor),創辦了新型態的差會,突破初代差會只在沿海宣教的侷限。

1865年六月,中國內地會(China Inland Mission)在倫敦正式成立,40年後,戴德生過世前,已經有超過200個宣教點、800位宣教士、遍及中國18個省、信徒超過12萬5000人。

時間拉到1853年,才21歲的他,還沒有接受完整的醫療訓練,就搭船登上了中國上海的土地,正是太平天國和清軍在上海的攻防戰,砲火中,他一心記掛著未得之民。

當時各國的宣教腳蹤,存在於非洲、亞洲沿海和太平洋群島,中國只有沿海7個省有機會聽聞福音,無暇顧及內地的11個省、二億多靈魂。這是為什麼戴德生不顧周圍人的反對,堅信「照神道路作神的工,必不缺乏神的供應(God’s work done in God’s way will never lack God’s supply)」。

內地會的特別之處,在於接納各宗派的信徒,不需要太好的教育背景,連單身女子都可參與,所有的宣教士必須接受中國文化、穿中國式的衣服,連教堂建築都採中國傳統形式蓋設。第二個宣教時代到20世紀初期為止,戴德生不只是在中國建立新型態差會,還前往北歐、歐洲,鼓勵這類型的「拓荒差會」出線。

第二波的宣教運動,同時也是一股學生宣教的巨浪,遠勝過往任何時期,超過10萬名學生投身宣教,雖然曾一度受挫,後來卻打破第一波宣教運動的侷限,大量在各國內陸建立教會。

除了中國內地會(1964年改稱海外基督使團),還有非洲內地會、蘇丹內地會(1982年起稱為國際事工差會)、福音未及之地差會(Unevangelized Fields Mission)、域外傳道會(Regions Beyond Missionary Union)等機構,都受他直接或間接的影響,至今仍存在。

—資料參考《宣教心視野》第41章

作者介紹

Share:

留言回應

讀完文章有什麼想法或感動嗎?或是有什麼話想對宣教士說的,都可以留言由 Imission1 轉交喔~
有時候,僅僅一句簡單的鼓勵,對遠方的宣教士們來說,都是非常巨大的支持!